長河

決心踏上設計之途是在中學時期,在成長之地的縣區域大校中被分配到升學導向班別,國中二年級成績從班上前段掉至尾段,深受難耐的高壓求學環境下,常常關在房間聆聽那用祖父母給的零用錢而得的積蓄購買的實體唱片,7-11的架上、齊柏林唱片行與光南是青春流連忘返的地方。那時除了看著光碟在CD player旋轉外,也翻看著歌詞本與專輯包裝,不懂這方面的設計卻深受吸引,進而起了「未來也想做這件事」的念頭,以家裡電腦網路撥接搜尋歌本後的credit「平面設計」、「包裝設計」、「平面美術 」關鍵字去了解這領域的事情,林宥嘉的《感官世界》與周杰倫早期幾張專輯是啟發這些動機的關鍵,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設計師名字,因著這些關鍵字去研究怎麼樣「才能做到這些事情」,而航向了這條長河。

在高職念廣告設計科的時候,把握許多機會與衝勁,全國美展或是台北藝穗節的設計媒合活動,都是當年那16、17歲少年窺探生活圈以外的窗口。大學二年級在賴佳韋工作室暑期實習有幸接觸到人生第一張專輯設計,實習生的身份在協同製作中實務與精神面獲得許多滿足。在台南讀完大學後,應屆來到了台北學校的研究所,開始與當地的藝文與設計相關工作有接觸,短期展覽事務協作或in house。因著學姐的邀請與老闆對於當時作品集的認可而在究方社協同設計事務一段時間。

而後2019四月的一封陌生訊息的邀請而展開與見本生物設計工作室的共事,至今仍時常細數與喜愛的專輯裝幀設計作品是因能在這裡工作的緣分而有的累積,老闆在許多共事過程中給予的善意與信任亦時時感念在心。
大學、研究所期間因著喜愛電影與短片,也與不少學生製片、影像團隊共譜合作。也曾因著對政治的好奇,與政治新秀有設計事務上的交涉,後續因複雜原因未果卻在個人經驗上不可抹。

成長階段中始終受音樂與設計的引領,深知只要能如誠以對每個階段當下的能力與感受,應當都能適得其所。
幾經休學、服完兵役與長遠的思索,目前是該回到工作桌前完成論文的時候。


長河,2023二月。